在智慧物流与城市服务深度融合的2025年,无人车车载柜正经历一场由“单一储物”向“场景化服务”的模块化革命。这场变革以标准化接口、动态功能重组和场景智能适配为核心,重新定义了无人车在末端配送、移动零售、应急服务等领域的价值边界。
模块化设计:从“固定舱体”到“乐高式组合”
传统无人车车载柜多采用固定式设计,功能单一且扩展性差。而新一代模块化车载柜通过标准化物理接口(如统一安装孔位、电力/数据接口)和功能原子化拆分,实现了货箱、冷链、零售货架、应急医疗柜等模块的“即插即用”。例如,九识智能最新款Z5-2026无人车,其货箱支持右侧小飞翼门、对开门及无障碍尾门三种配置,可快速切换为生鲜配送、医药冷链或社区零售场景;行深智能“换熊”无人车则通过“原子柜”设计,将传统末端配送流程从8个环节精简至5个,大幅提升效率。
场景驱动:从“被动承载”到“主动服务”
模块化车载柜的革命性在于其能根据场景需求动态重组功能。在沈阳浑南区的实践中,无人车搭载智能快递柜模块后,可24小时自助取件,配合“前商后仓”模式,使驿站人工成本降低70%,取件效率提升40%;而在山东泗水的农业场景中,车载液态授粉模块结合遥感监测算法,实现300亩果园的精准作业,效率提升80%。此外,比亚迪与大疆联合开发的车载无人机库模块,使无人车在120km/h车速下仍能精准控制无人机,助力深圳交警事故取证效率提升300%。
生态协同:从“单车智能”到“系统赋能”
模块化革命的深层逻辑是构建“车-柜-云”生态体系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,车企可模拟不同模块组合的性能,将开发验证周期压缩80%;而用户共创平台(如AR虚拟试装、社交分享裂变)则让消费者直接参与车载柜设计,推动需求快速转化。政策层面,国家邮政局明确支持无人车、智能云仓规模化应用,103座城市已开放路权,为模块化车载柜的普及铺平道路。
从储物到服务,无人车车载柜的模块化革命不仅是技术迭代,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。它让无人车从“运输工具”进化为“移动服务终端”,为城市治理、产业升级和社会服务提供更灵活、更高效的解决方案。